书阅屋 > 穿成短命皇帝后 > 第105章 外使

第105章 外使


成本低廉的常用药惠及百姓,但也伤害到很多人的利益,比如药商。

        等百姓接受了几文钱的药,就不可能颠覆。

        低廉的药品数目越来越多,看病的成本降低,这是叶敛的目的。

        朝臣自然看出帝后的野心,新型医疗体系,居然要做到这般地步。

        众人不由得呼吸急促。

        “臣以为此事大有可为。”

        “兹事体大,不可操之过急,不妨先在大都试行。”

        “臣自请缨,必不负陛下所托。”

        “户部理民政,你们吏部抢我们的活干嘛。”

        “户部贵人事忙,胡大人不是说人手不够,我们吏部现在闲……”

        入朝为官,若无青史留名、名垂后世的野心,那是不可能的。

        当今圣上的性子,大家也摸到几分。

        试行推广廉价药,会动到不少人的利益,可绝对不及当年钟相提出摊丁入亩的风波。

        君不见当年反对钟相的高门落得了何等下场。

        而当年身处风暴中心的钟相,不仅首辅之位坐得稳稳当当,得了圣上配享太庙的评价,还将女儿送进了宫成了皇后。

        钟相动了田制还好端端地站在朝堂,他们怕什么。

        帝后三年的积累,如此周全的计划,还有圣上保驾护航。

        常用药试行推广的难度直线下降。

        高门世家都被圣上灭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安分守己的。

        至于药商盘枝错节是有点麻烦,但也终究是商人,胳膊拧不过大腿。

        当然不可能没有一点风险,可同样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

        新科进士三年一届,饶是状元郎也不过是六品的起点,甚至有状元郎一辈子留在翰林院的。

        从六七品甚至更低的起点走到他们的位置,非有大功不可,否则四品上朝的门槛足以卡掉八成以上的官员。

        四品以上,需要的不仅是资历,还有实打实的功绩。

        光靠一点点熬资历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要和王八比命长。

        九年升一小级,从正七品升到正六品就要十八年,升到正四品也差不多要数十年。

        等到四品的门槛,年龄也到了致仕的时候。

        若是求个安稳,这是大多数寒门学子的归途。

        当然这是圣明的皇帝,像先帝一样凭自己喜恶任官的,不算在其中。

        毕竟先帝近臣封官不经宰相府,名义上是不正当的。

        说白了就是宰辅重臣哄先帝高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近臣没有实权,全凭圣宠,所以叶敛继位后收拾起来才这么容易。

        如今能站到太清殿的朝臣,就是没有钟相改革田制的功劳,也自有自己的骄傲在。

        譬如属“貔貅”的户部尚书胡大人,能从先帝到现在一直掌管大周的钱袋子,可不是区区“吝啬”就可以总结的。

        先帝一朝,府库能勉强维持,胡大人功不可没不说,就连朝廷至今使用的地方财政预算制度,也是胡大人提出。

        凭借此功劳,胡大人才从正五品的巡官中脱颖而出,升正四品。恰逢户部侍郎致仕,因资历较浅,权任户部侍郎。

        权,意为暂代。只要胡大人补上资历,能在三年上计中取得“优”,侍郎的位置就是他的。

        户部侍郎从三品,刚好越过四品的台阶。

        胡大人在侍郎的位置坐了九年,待老尚书致仕,顺理成章地接下尚书之位。

        如此大功才迈过四品的门槛,足见四品以上的难度。

        其余的朝臣也是卧虎藏龙。

        他们自然能看出廉价常用药一事,不但不是烫手山芋,还是难得的好机会。

        一旦成功,圣上拥有民心吃肉,他们跟着蹭点民心喝汤,说不得就能更进一步。

        尚书之上可还有升官空间,比如次辅什么的。

        接下来的几日,钟离熙都跟着圣上进出太清殿。

        叶敛已经明确表示,常用药一事三年来由皇后全权负责,她最了解,跟着议事无可厚非。

        更何况钟离熙确实有用,提出的建议都一阵见血。

        久而久之,就连朝臣都习惯了太清殿议事的时候,皇后出席。

        钟离熙参与的事务也不再限于常用药一事。

        这也是钟离熙的主意,她更愿意润物细无声加入进去。

        转眼就到了八月。

        早就传来消息的远洋船队,姗姗来迟。

        八月十五中秋节,钟离熙的生日是八月二十,就在中秋后五日。

        中秋节前,船队到了大都,满载而归,带回了海外各国的奇珍异宝。

        早在两个月前船队的消息传来时,大周上下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船队近两年的远行,那要走多远,世界那边又有什么奇闻怪谈?

        船队是从广南两路北上,这两月在沿海补给时,已经露出了不少小道消息。

        就连向来和叶敛保持距离的晴儿,都忍不住求小姐问问陛下。

        钟离熙也好奇,“这世上还有蓝眼金发的人?”

        大周百姓都是黑发黑瞳,还有老人的白发黑瞳,头发变黄就是了,连眼球都是不一样的颜色。

        饶是戎狄属异族,也顶多是发色稍浅,眼球的颜色还是一样的。

        叶敛大方的将沈溪的信件分享给钟离熙,“沈大人信中不光有金发碧眼,还有红头发呢。”

        晴儿瞪大眼睛,凑近自家小姐,“金发碧眼,那不是和话本子中的精怪一样。”

        眼睛能诱惑人心?

        钟离熙觉得诱惑人心不一定,神奇倒是神奇。

        “放心,到时候少不了你看稀奇的。”钟离熙见晴儿一脸心痒的模样,好笑道。

        南北行商透露出的只言片语,让百姓对船队更加好奇。

        船队到大都的那日,从码头开始,到沿途的街道,守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不光大都的百姓,城郊、相邻郡县的百姓,乃至消息灵通的行商走贩都来看稀罕。

        热闹的场面毫不逊色于钟离熙来大都。

        大都经过两年的发展,人口飞速增长,加上外地赶来的人,真真让见多识广的禁军的头疼。

        霍其亚看着这些黑压压一片的男男女女,目瞪口呆,“麦尔思,这个国家的人好热情。”

        这两个月,他们跟着船队,沿途补给,也算见识过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经历过被大周人偷窥,却还是不由得惊讶。

        对上男男女女的眼睛,麦尔思只有一个想法:这个国家人真的好多。

        在他们国家,纵然是最繁华的城市,也没见过如此密集的人群。

        不光多,麦尔思从大周人的衣服上移开,陷入思考。

        在他们国家视若珍宝,就连贵族都不能随意使用的丝绸,在这个国家竟有这么多人能用。

        哪怕不是丝绸,大周人也无人衣不蔽体。

        几位外使对视一眼,心中不免震惊。

        无论是一路上干净的街道,还是百姓目光灼灼的精气神,都告诉他们,这个国家的国力不容小觑。

        “难怪能造大船远洋航行。”外使想。

        这也算是美丽的误会。

        经过数年的治理,大周的国力能称一句鼎盛。

        但毕竟幅员辽阔,南北东西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

        往偏僻的山村走,肯定还有勉强求生的百姓。

        可谁让船队补给都是在沿海港口,这些地方受益于海贸,加上地势平坦,往往都是繁华之地。

        至于大都就更不用说了。

        即便才是两年的都城,但到底是天子脚下,在全国也是排得上号的大都市。

        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尤其多,百姓的生活也更加滋润。

        何况,有闲心跑来看热闹,还能占个好位置的,家中绝对是银钱宽裕。

        于是外使目力所及,可不是好多穿金戴银的富贵人家。

        某些程度上来说,拔高了大周的人均生活水平。

        当然,大周的国力在如今的世界中,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独占鳌头。

        几位外使已经决定更加客气些,但等进入大都,才发现自己的想象何等匮乏。

        看稀奇的何止是大周百姓,外使同样对大周的都城好奇的很。

        “好多城堡,”霍其亚下意识用本国语言惊呼,“这些城堡竟然还是用木头做的,上面还有雕塑!”

        外国人不懂何为雕廊画栋,只为大都动辄三层的酒楼惊讶。

        他们国家贵族的城堡也不过如此,还是用石头搭建起来的。若非亲眼所见,他们简直无法相信,木头也能造出如此高大宏伟的建筑,还如此精致。

        “大周人甚至将琉璃镶嵌了上去。”麦尔思小声说道。

        琉璃为窗,何等奢侈。

        大周的百姓虽然听不懂这些叽里呱啦的异国话,但却看得懂表情。

        这些外使惊叹的模样极大地取悦了大周百姓。

        他们大周就是国富民强,非让这些金毛和红毛人看看。

        圣上就是太低调,要他们说,非要红毯铺地,彩绸挂树,好好显露一下大周国威。

        当然骄傲归骄傲,热闹也不能不看。

        百姓可太好奇这群远道而来的异国人,垫着脚看一眼,和身旁人嘀咕两句。

        “这两人站在一起,一白一黑,跟那太极图似的,这两个人不能是一个地儿的。”

        “哈哈哈,你瞧那女人,腰箍得我都害怕,怕是肠子都挤坏了。”

        “红色头发,真的是红色头发,跟着火一样,这晚上看着可吓人。”

        围观的百姓兴高采烈,只觉得看不够,跟着船队的人到了宫门口才停下。


  https://www.sywwx.com/18829_18829347/386150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