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成神宝典谈写作 > 101谈写作(四十五)《曲笔》

101谈写作(四十五)《曲笔》


曲笔

        1、古时指史官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曲笔这种手法,是从写史开始的。春秋时,齐国大臣崔杼纵容别人杀死君主庄公,史官写道:“崔杼弑庄公”。崔杼一看不对劲,将他杀了;史官都是世袭的,哥哥死了,弟弟拿起笔来,也写“崔杼弑庄公”,崔杼又杀其弟;另外一个弟弟来了,也这样写。崔杼大概被这阵势吓住了,终于没再动手。不过,后来的史家可没这么幸运。明成祖朱棣攻下南京,夺取侄子的皇位后,让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其实就是让他来为自己在历史上做伪证。方孝儒落笔便写“燕贼篡位”,朱棣让他重新写,并威胁要杀他九族,方孝儒不服气,梗着脖子犟嘴:“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朱棣说,好,我就灭你十族。史家既然不为我所用,大不了多杀几个人。

        2、指写作时故意离开本题,不直书其事的笔法。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过后,史家为不触怒当权者,开始采用曲笔寻求平衡点。其方式,一是完全按当权者的意愿去写,昧着良心说瞎话;一是在保留事实的基础上表一下态,比如说大清朝灭大明朝乃是顺应天理之类。前一种不在少数,后一种则最为常用。恐惧威压下的曲笔,几乎就是踩着钢丝跳舞,一方面是良知,一方面是大棒和砍刀,要想跳得好看又不掉下来,谈何容易!不过,因为曾产生一时之功效,到了近代,以杂文形式进言者也开始试着采用这一招。《呐喊》中就有一些“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阴冷,窒息,压抑的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这“花圈”是“平添”上去的。所谓“平添”不仅指小说前面无伏笔可寻,清末也没有用花环寄托哀思的习俗,还指不够恰当地拔高了严重脱离群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历史地位。

        3、不写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情感来写出自己的情感。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中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实乃是自己思念家中的妻儿,但不直接写自己思念,而写妻子思念,实际是一种曲笔中的对写法。

        ----------

        这是101今天偶然看到的一种笔法,原来是起源于史官,有意思。

        个人感觉网文作者会用曲笔的不多,似乎猫腻用得比较多,以后101会尝试用一下,用好了会让小说更加有深度,值得读者细细揣摩品读。

        嗯,其实与曲笔相对的就是直笔,直笔的概念很简单,按照实事如实记叙就是直笔。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sywwx.com/36_36824/165282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