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獒唐 > 第四九八章 生在唐周时代的幸运

第四九八章 生在唐周时代的幸运


  钱荒痹症,而且还是如此猛烈,别说是在武周时期,就算是后世,那也是相当棘手的经济学问题。

  而吴宁毕竟不是专门学经济的,并没有那么高的预见能力。

  以至于,等大祸已成之后才猛然反应过来,想要补救,却是力不从心了。

  况且,武周朝的这些臣子们还不如吴宁看得通透,他之前就算说出来,也没人会信。

  此时,狄胖子老脸通红,终于知道,在鼓励富商屯货这个问题上,他是错怪吴宁了。

  但是,狄仁杰终究是干实事的人,深知现在也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

  收起面子,向吴宁一礼,“那依子究之能,当下要如何解救啊?”

  吴宁闻言,心中吐槽:“你个老胖子还挺会转移话题,特么武老太太要是真追究起来......”

  也罢,吴老九也明白狄仁杰是对公不对私,再说当下也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对着武则天与满朝官员沉吟片刻,道:

  “首先,今岁必需加大铸币量。”

  武攸暨闻声,眉头一皱,下意识开口:“要加多少?”

  他之所以这么关心,那是因为,钱监之务正好在他的管辖。

  吴宁想了想,“一千万贯!”

  “不可能!”武攸暨断然摇头,“这个数目别说今年一年,三年都造不出来。”

  朝廷每年的铸币量很少,也就十几万贯,吴宁一张嘴就是一千万贯,武攸暨不但没有那么多铜料,也找不来那么多造钱的工匠啊!

  要知道,武周沿用唐钱,也就是开元通宝。其铸造质量,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算得上最精细的之一,工艺是极其繁琐。

  在短期之内增铸这么多钱,朝廷真没有这个能力。

  吴宁也知道,一下要铸这么多钱有点难,凝眉问道:“那能铸多少?”

  武攸暨想了想,说出一个数字,“最多一百万!”

  吴宁道:“不够!”

  武攸暨沉默了,别看平时大伙分属派系,斗的你死我活,可是国之兴亡的大问题上,武攸暨也是半点不敢马虎。

  “主要是工匠和铜料两个问题。”

  “工匠倒还好说,以陛下之名广诏天下,征调民间铜匠铸工,再增制几套‘钱范’,倒是可堪一用。”

  “主要是这个铜料......”

  武攸暨抬头看着众人,哭丧起脸来。

  “这么短的时间,让本王上哪弄那么多铜去?”

  华夏历来少铜,再加上每年的铸币量就不多,也没有储备多少铜。

  岑长倩此时发话,“可熔炼礼器,再从官贾各府收敛铜器,应该可以解决一部分。”

  “这.....”武承嗣犯难了。

  礼器也就是朝廷祭天拜圣的礼仪用具,这要是都给熔了,那拿什么祭天?

  “这合适吗?”

  这句话却是看着武则天说的。

  结果,武老太太想都没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熔!”

  下边的武三思、武攸宁、狄仁杰也没含糊,“臣等愿带头捐出府出铜器,以解危局。”

  “......”

  吴宁在一边听的直砸吧嘴,心说,武家兄弟别看争权上都不是什么东西。可是真遇上大事儿,还是有点担当的嘛!

  但是,这点有个屁用啊?

  一千万贯的铸币,那得多少铜?你们就算砸锅毁器,把房都拆了,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陛下,不够吧?”

  群情激昂之时,吴老九泼了一盆凉水。

  “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啊!”

  狄仁杰接话,“现在也只能尽人事了,难道子究有什么妙计?”

  话音刚落,就见吴宁神情开始古怪了起来。

  “妙计....谈不上。”

  “但是,还真有!”

  “有!?”狄胖子瞪了眼,“有你不早说?何计?”

  “咳咳!”

  只见吴老九清了清嗓子,缓缓转身,目光飘向两仪殿之外,越过重重宫墙楼宇,最后落在....

  落在皇城之外。

  那里......那里什么都没有啊!

  大伙纳闷儿,顺着吴老九的目光看过去,什么也没看见。

  心说,他看什么呢?

  狄胖子凑到吴宁身边,顺着他的目光又看了看,确认皇城前什么也看不见,“子究?到底何计?你这是看什么呢?”

  吴宁笑而不语,“看一条解局之计!”

  “嗯?”狄胖子又好好看了看,真的是什么都没有。

  又道:“什么也看不见啊?”

  吴宁贱笑,“长安的皇城之前,当然什么都看不见喽!不过,在洛阳......”

  狄仁杰一下愣住,瞬间明了。

  然后,嘎!?

  差点没晕过去。

  瞪着眼珠子,“你....你不会是......”

  那边武则天也从吴宁的话里反应过来,洛阳的皇城前......?洛阳的皇城之前有什么?!

  想到这里,武老太太直接就蹦了起来。

  “不行!”

  岑长倩、武承嗣等人慢了半拍,但也不傻,也明白穆子究是几个意思了。

  猛一缩脖子,心说,你特么心是真大,什么都敢想哈!

  “不行!”武老太太直接就暴走了。

  指着吴老九,老目怒视,浑身颤抖,“你你...你!”

  “你”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说出口,你特么是不是要造反!?

  那么,吴宁那个妙计到底是什么呢?怎么就看一眼就把武则天气成这样呢?

  好吧,吴宁的妙计,就是那立于洛阳皇城端门之前,直插天际的的根——“天枢”!

  ......

  ——————————

  要说,武老太太什么都好,就一个毛病——好面子,喜功绩。

  尤其喜欢大兴营造,彰显盛世太平。

  于是,老太太当政这些年,修了寺院,修明堂。修了明堂,又修天堂。

  修完了天堂,实在没什么可修了,于是,在长安三年,也就是五年前,老太太心血来潮,在洛阳皇城前又修了一根大柱子。

  这根柱子,就是天枢。

  很多人可能对“天枢”没有概念,这么说吧,后世有个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肯定有人看过吧?

  里面那个大佛——“通天浮屠”,在历史中的真实原型,就是这个天枢。

  当然,大柱子天枢没有电影里那么夸张,有六十六丈那么高。

  但是,能入武则天的法眼,也是相当的雄伟。

  最下面是三层高的石砌的基坛,直径一百多丈。

  坛上,是用铁铸造的周长十七丈的铁山,惟妙惟肖。

  山上以麒麟为承,立着的就是天枢的主体,高105尺,直径十五尺的天枢大柱。

  柱身八面,每面宽五尺,上盘一条蟠龙。

  柱顶上铸一个腾云形的承露盘,盘子的直径又是三丈,四个龙人站在盘上捧火珠,火珠又高一丈。

  上面还有武则天亲自书写的匾额:“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这是老太太最喜欢的一件创造了,不但彰显皇仪,歌功颂德,而且是她统治的象征。

  别看现在迁都回了长安,可是,要不是天枢拿不走,她都想到那根大柱子搬长安来。

  你吴老九敢打大柱子的主意,老太太真敢和你急。

  那么,话说回来,吴老九为什么非跟一根柱子过不去呢?

  废话,那特么是一根铜柱。

  除了底下的铁山,剩下十多丈高、一丈五粗细的天枢主体,包括下面的麒麟,上面的蟠龙,顶上三丈直径的承托盘,还有四龙捧珠,全是纯铜所铸。

  现在正是缺铜的时候,不把天枢拆了,上哪弄那么多铜去?

  ......

  ——————————

  “你...你!!”

  武老太太“你”了半天,看着吴老九想骂,又因有外人在侧而骂不出口。

  心里那口气啊,别提多憋闷。

  你....

  你想拆了老娘的大柱子?

  没门!

  “不行!”

  武则天多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个两个字“不行!”

  “天枢乃镇朝之本,拆不得。当另寻它法!”

  吴宁闻言,只得遗憾地一摊手,不说话了。

  潜台词就是:不拆大柱子,那我也没办法了。

  群臣一看,僵住了啊?得出来打个圆场,不能让气氛尴尬啊!

  “咳咳。”

  岑长倩清了清嗓子,出言道:“这个这个....天枢乃我朝荡服四海之祥福,确实动不得啊!”

  “唉!!”

  武老太太重重一点头,指着岑长倩,满眼赞许的扫视众人。

  看见没?还是岑老爷子懂事儿!

  “不过....”

  没想到,老太太还没得意多一会儿,岑老爷子就是急转,“陛下也言,非常之期行非常之事!”

  老爷子左右看看,“如此说来,好像也不是动不得嘛!”

  嘎?

  场中顿时一凝,武则天差点没噎死。

  满眼不可置信地看着岑长倩,心说,你几个意思?真要动老娘的大柱子?

  下意识看了眼武承嗣、武攸暨几人,他们要动老娘的心头肉,你们看着办吧!

  “......”

  “......”

  武承嗣和武攸暨对视一眼,心知姑母这是过不去这道坎儿啊,又找咱们兄弟声援了,那就....

  帮把手?

  帮把手帮把手!

  武承嗣不敢怠慢,赶紧出班上礼,“嗯,侄臣以为......”

  “岑相所言....嗯....极是!”

  我噗!

  武老太太一口老血喷出来,老目圆瞪,半天也没反应过来。

  你个废物太子也特么要飞?

  “嗯...这....”

  面对老太太的杀人目光,武承嗣似有闪躲,“这....姑母息怒!这不是危机万分,无可....无可奈何了嘛?”

  说着话,把眼神往武攸暨那一递,武攸暨当下点头。

  “姑母,确实无可奈何,大局为重吧!”

  其实吧:

  一来,确实是大局为重。

  二来呢,那天枢大柱确实不太招人待见,连武承嗣都觉得,拆了挺好。

  你想嘛,大周皇权象征的皇城之前,铁山铜柱立在那四龙捧珠,上还盘着龙,蹲着麒麟。

  最特么极品的是,上面还挂着匾,你说气人不气人?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这谁顶得住啊?也就老太在这奇葩审美觉得挺来劲,连武承嗣都有点受不了。

  浮夸,太浮夸!没品味。

  之前,武则天住在洛阳,还没人敢说什么,现在都搬回长安了,那还留着干啥?

  再说了,现在正是缺铜的时候,那么一个大铜柱子立在那儿,不是明告诉百姓,皇帝不顾天下人死活吗?

  在这件事儿上,武则天有点孤立无援。

  冷静下来一想,也确实,现在是国难当头,还留着大柱子有什么用?主要不还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拆!!”

  老太太也不是磨叽的人,既然留不住,那就拆。

  “传朕旨意,熔铸天枢铜柱,以解钱荒危局!”

  大伙一听,齐齐拜倒:“陛下圣明!”

  “陛下仁德!”

  “陛下....”

  陛下NB!

  对嘛,这才是圣君明主该有的样子嘛!

  “平身吧!”武则天一脸的嫌弃。

  别看一个个恭恭敬敬的,其实心里都乐开花了吧?特么拆了老娘的大柱子,你们满意了?

  满意!非常满意!

  平身之后,武承嗣春风满面的看向吴宁,“子究先生,除了增币之法,可还有别的办法可想?”

  “有啊!”吴老九肯定地点头,没把老太太气死。

  既然有别的办法,你特么还非得拆老娘的大柱子?

  那边吴宁只当没看见,对着群臣继续道:“增币只是其一,这接下来,尚有三条政方必须施行。”

  武则天:“......”

  “三条?整整三条!?”

  你早说啊?早说肯定就不同意拆柱子了。

  ......

  “其一,吐蕃战事未平,但军功赏犒,必须先发!”

  比起那一千万贯新增的铸币,朝廷手里那三千万贯军费,才是这次大荒的主要推手。

  那么大一笔钱在朝廷手里握着不参与流通,却是不行的。

  “直接把钱发到将士家里,让亲眷代为领取。这样一来,这三千万贯便可以最快的速度流入商贸往来。”

  众人听闻,连连点头,“这个很有必要。还有呢?

  “其二!”吴宁又说出一条,“立即颁布天下,施行酒类官榷。”

  “嗯?”

  武则天已经不在纠结大柱子,正在细品吴老九的第一条政方,突然听到要施行酒类官榷,一时没反应过来。

  轻疑一声:“这是为何?”

  “回禀陛下,此举是为了迅速消耗过剩粮米。”

  今岁的农税,收上来的不是钱,而都是粮食,而且是大量的粮食。

  而这一部分粮,是没法在回到民间流通的。

  因为,本就受伤颇深的农民,已无法再经受得起官粮对于粮食市场的冲击。

  在这个继续拉高物价,稳定经济的当口,官粮回冲也不符合救市的需求,这和后世西方通货紧缩之下的“倒牛奶”是同一个道理。

  可是话说回来,这么多粮食怎么消耗,总不能烂在仓里吧?最好的途径就是,酿酒。

  只要朝廷掌握了酒类的官方酿造权,准确的说是酒曲的官榷权,那就这一大批粮食就可以逐渐消耗掉。

  “嗯,有道理!”狄胖子听了吴宁的解释不住点头。

  不得不说,在商贸之务上,吴宁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想的长远。

  抬头看向武则天,“陛下以为....”

  老太太也点着头,“就依子究之言吧!”

  抬头看向吴宁,“那第三条呢?”

  “第三...条....”

  吴老九犹豫了一下,“嘿....”

  贱笑一声,“需要朝廷.....再修几根大柱子。”

  噗!!

  在场诸臣,包括武老太太在内,都喷了。

  岑长倩心说,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刚拆了一根,那位火气还没消呢,你又提再建?而且是几根儿!?

  下意识看向武则天,只见老太太脸都是绿的,狠不得冲下去把吴老九挠成面条。

  还要再建二柱子、三柱子,你还拆我大柱子干什么?

  刚要发彪,可是正撞见吴老九那平静淡然的眼神,老太太一愣,心中生疑。

  以吴宁的性子,气人是气人,但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沉下心来,细细一想,猛的眼前一亮,抬头道:“子究是说.....”

  “大兴土木之工?”

  下首吴宁闻之一乐,躬身上礼:“陛下圣明!正是大兴土木。”

  此时,武承嗣、武攸暨还有点迷糊,“大兴....什么土木?”

  倒是岑长倩、狄仁杰这些真有本事的,一点就通,瞬间明了其中玄机。

  岑老爷子点了点头,对狄仁杰道:“似乎有道理?”

  狄胖子附和,“确实应该劳民伤财了。”

  “劳民伤财?”

  完了,武承嗣更听不懂了,求助似的看向众人。

  啥意思啊?

  劳民伤财不是坏事儿吗?怎么让他们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呢?

  好吧,以武承嗣的水平,确实理解不了。

  不过,劳民伤财有的时候确实是坏事,可是有的时候却是好事。

  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手段,一种皇权对财富的释放。

  这么说吧,乱世之中,或者国家穷的时候,别说大兴土木奢侈花钱,就连呼吸都是错的。可是在盛世之下,大兴土木,更多的是积极的意义。

  确实是要劳烦百姓,也确实伤财。

  可是,伤的却是朝廷的财,花出去的这个钱,最终还是流向了民间。

  就好像武则天修佛寺、修明堂、修天枢耗资巨亿,确实奢侈浪费,可是真的浪费了吗?

  她花的是朝廷的税收,百姓的血汗钱,这一点没错。

  但却因为修这么多东西,惠利了以万计的工匠、石料、木材商户,以及远运资财的民夫商贾,使得朝廷的税收重新回到民间流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比这笔巨亿之资躺在国库里睡大觉要好得多。

  事实上,历朝历代,很多帝皇大兴土木或者劳民奢侈,出发点都是因为如此。

  那就是国库里的钱太多,而民间的钱太少了,需要朝廷拿出钱来,反哺民间。

  于是,就有了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阿房宫,有了大运河,有了大明宫,有了历史上那些看似一点都不赚的对外战争,也有了乾隆六下江南。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大工程、大浪费,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没有必要,也导致了不好的后果。

  古人可能也没有后世华夏那样近乎超然的能力和决策,在既伤国财,又不劳民,又能惠利天下的情况下,搞大工程。

  但是,其经济意义不容忽视,也有它的必然性。

  就像现在,只有大兴土木,搞出一个大工程来,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库里的钱快速的输送到民间,缓解钱荒带来的灾难。

  .....

  ————————————

  有时候就是这样,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这个大兴土木的法子,起码在当下时局来看还不错。

  狄仁杰、岑长倩与武则天纷纷点头认可,至于到底是修二柱子,还是别的什么更有用的大工程,还需要从长计议。

  不过吴宁今日提出的其它几条政方,倒是可以先行运作了。

  总结下来就是:拆了大柱子铸钱,提前发放吐蕃战争军费,酒类官榷。

  有了方向,武则天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唯一有点闹心的就是,这些话本来是让吴老十来说的,可是吴启却是刻意隐形,把功劳让给了吴老九。

  而这个该死的吴老九,还要拆了她的大柱子。

  ......

  从两仪殿出来,吴宁低头前行,心里也在想吴老十这回到底又在搞什么鬼。

  可是,还没走多远,狄仁杰、岑长倩,甚至武承嗣、武攸暨一起追了过来。

  “子究留步!”武承嗣叫住吴宁。

  “嗯?”吴宁疑声回头,“太子殿下,还有事?”

  武承嗣没说话,而是看向了狄仁杰。

  只见胖子面色凝重,对吴宁道:“子究,今日你所提四条政方甚妙,不过.....”

  狄胖子迟疑了一下,“老夫总觉得.....”

  与岑长倩对视一眼,只闻岑老爷子接过话头,“总觉得不踏实。”

  好吧,他们是担心,这次危机太大,解决不了问题。

  “呵。”吴宁一声轻笑。

  先是感慨,武承嗣、武攸暨居然能和狄仁杰、岑长倩走到一起,足见这场大荒对大周的冲击到底有多大,以致本应水火难容的两个派系也要同仇敌忾。

  随之又是一声苦笑,“诸位是担心,治标不治本吧?”

  “对!”

  武攸暨点头,“原来子究先生也有此担忧?”

  回答他的,是吴宁肯定的点头。

  当然是治标不治本。要是真这么容易,他也就不用发愁了。

  他今天给出的这几条,对钱荒来说也只能算是缓解,甚至治疗都谈不上。

  要知道,钱荒说到底还是缺钱,他现在做的只不过是疏通,并没有生出太多的钱来。

  那一千万贯铸币,也许暂时有用,可是随着商贸的进一步发展,只会更缺。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继续加升铜币的铸造。

  可是问题来了,华夏历来就缺铜,经此一难只会更缺。

  因为钱荒爆发,还有一个潜在问题是现在无暇顾及的,那就是铜价的上涨。

  原本历史的唐周时期没有钱荒,所以铜价比铜钱的价值低,也没有人囤积铜。

  可是,钱荒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铜价会超越铜钱的价值,致使屯铜成为最稳定的财富升值手段。

  这会进一步加重钱荒。

  吴宁把心中的担忧与众人说明,大伙无不皱眉心悸。

  “这....”武承嗣大苦,“这当如何是好?”

  看着吴宁,“子究先生就没解决的办法吗?”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就连与吴宁有仇的武承嗣此时也是深知在财政方面,吴宁的地位无可替代,这种大危之局,也只有穆子究能解。

  “办法.....”

  吴宁犹豫了起来。

  办法是有的,可是.....很难!

  依后世的眼光来看,当然有解决的办法,但是都不成熟。

  而且,吴宁不敢说。

  第一,当然就是纸币。

  纸币可以彻底解决钱荒的问题,但后患无穷。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钱币以后世的标准,其实分为两种:

  一种是,贵金属本位的代金币,例如英镑。

  说简单点,就是代替贵重金属用于流通,本质上还是金属货币。一英镑等于定值的黄金,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货币,货币价值随黄金价值浮动。

  贵金属本位的纸币,好处不言而寓。那就是,币值稳定,不管国家出现什么样的危机,出现崩盘的可能都很小。

  但缺点也明显,那就是,得有特么那么多的贵金属啊?

  别说大周,华夏王朝历来都是缺少贵金属的。

  所以,这种纸币是行不通的。

  第二种纸币,也就是信用货币。

  就是以国家信用,或者税收为担保,代替贵金属保障纸币的币值。

  南宋、元朝、民国时期,甚至后世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信用货币。

  好处是:简单、粗暴,容易运作。

  但缺点也尤为明显,甚至是致命的。

  那就是:有的时候,国家信用很值钱。有的时候,国家信用就是个屁。

  说白了,太平盛世,信用货币是助力,能更好的调控经济,稳定市场。

  可是一到乱世,特么国家都要没了,还讲什么信用?

  为了国家生存,无节制的增发货币,剥削百姓,那信用货币就是催命的毒药。

  尤其是古代,没有任何监管,包括信用体系不成熟,观念跟不上等等原因。

  吴宁要是把它放出来,现在可能是好事儿,万一哪一任皇帝上头了,打这个灭那个钱不够,开始出卖国家信用剥削百姓,那离亡国就不远了。

  后世非洲、南美太多太多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信用崩盘,把百姓当羊毛的灾难了。

  .....

  在原本的计划里,吴宁需要一个机构,也就是西部商行。

  当西部商行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可以起到金融监管的作用,那个时候可以尝试着发行纸币来促进大周经济的发展。

  但是现在,纸币行不通。

  那么除了纸币,还有别的办法吗?

  也有。那就是,找到大型的贵金属矿源,快速填充金属货币的缺口。

  “可是问题是,咱们大周境内没有那么大的金银铜矿啊!”

  纸币的事儿,吴宁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压根儿就没提。他怕这帮人眼里冒绿光,不计后果的真把纸币放出来。

  于是,直接说矿源。

  一说到大周境内没有,狄仁杰却是一挑眉头,听吴老九这个意思,大周没有....别的地方有?

  开口道:“哪有?”

  吴宁道:“倒是知道几处,但是,不容易。”

  武承嗣道:“且说来听听!”

  吴宁也不扭捏,“首先是铜矿。据长路镖局所知,南诏国境有一处大铜矿。”

  “......”

  “......”

  “......”

  大伙默不做声的对视一眼,“多大?”

  “很大!”吴宁实话实说,“如果我们继续用铜币的话,采个一两百年也不见得用得完。”

  “这么大?”狄仁杰大惊,随之沉吟了起来。

  这么大个宝藏......还在南诏国里面......想要弄到手,那就只能打了。

  也许....可以让黑齿常之打完吐蕃之后拐个弯儿?

  狄胖子心说,这算是一后路,吴老九不是说“知道几处吗”且先听听,再做定夺。

  “还有呢?”

  吴宁眼珠子转了半天,也沉吟了起来。

  他知道大型的铜矿,好像后世的菲律宾也有一处。离着也不算远,而且比现在的南诏好控制得多。

  但是,他不想继续用铜铸币。铜这东西毕竟价值还是太低,从长远来看也不如金银。

  而且,吴宁琢磨着,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弄一点别的啊!

  “海的另一边有银矿!”

  “东瀛之地还有一个佐敦岛,盛产黄金!”

  岑长倩一愣,“海的另一边?子究如何得知?”

  只闻吴宁道:“海的另一边并非尽头,乃是另一片大陆,此在《山海经——东山经》等上古文献之中早就有载。”

  “这....”

  好吧,岑长倩真信了。

  这里要说一下,《山海经》并不是一直被认为是神话的,其历史定义也是一直在随着主流学者的论述而改变的。

  什么是主流学者呢?

  比如:

  汉之司马迁认为,山海经过于荒诞无稽。

  而到了唐代,魏征却觉得它是一本史书。

  到了清代,纪晓岚觉得是一本志怪小说。

  鲁迅先生则说是巫觋、方士之书。

  而在唐周时期,正好是魏征这个“主流学者”论调占主导的时期。

  魏征说是史书,吴宁说东山经里描述的是美洲,岑老爷子也就信了。

  主要还是长路镖局走南闯北,见识非凡。

  用吴宁的话说,长路镖局虽然没去过海的那边,不过却从海上救下过一位海难的水手,听他说海的那边是一大片陆地,而且还有银矿。

  好吧,吴宁连蒙带唬,反正最后让几个朝中重臣真的相信海对面,还有东赢的佐敦岛上有金银矿。

  ......

  说了三处可解钱荒的矿藏,吴宁也觉得差不多了。

  美洲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到的,甚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发的。

  这事儿急不得,老太太也好,狄仁杰也罢,总不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就出海吧?

  至于南诏和佐敦岛,吴宁认为还更难一点。因为已经有主儿了,得去打下来才行。

  而另一边的狄仁杰和武承嗣等人对视一眼。

  “好吧!”武承嗣率先开口,“子究且回,我等去与陛下商议一二,再作定夺。”

  说着话,与狄仁杰、岑长倩和武攸宁,又折回了两仪殿。

  回到长宁郡王府,吴宁还在想,如果能通过这次钱荒迫使朝廷远征美洲,那说不定真能找到银矿,并且把种子带回来,也不失一件好事儿。

  以后只要继续在此事上用点心,说不定能成。

  左右扫看,“老十呢?”

  下人回话,“子期公子就没回来啊!”

  好吧,吴老十知道他老哥回家就得找他,直接躲了。

  吴宁皱眉,好你个混蛋吴老十,今天又摆了他一道!

  他还不信了,有本事你永远别回来!

  吩咐下人,“等他回来,知会一声!”

  ....

  就这样,等到了晚间,吴老十还不见回转,倒是另一个想不到人的来登门拜访。

  太子——武承嗣!

  吴宁心说,他来做甚?而且刚分开也不过半天光景。

  叫人把武承嗣迎入厅中,吴宁上礼道:“太子殿下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只见武承嗣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来就找水喝。

  “渴煞我也!这一天在两仪殿可是滴水未沾啊!”

  武太子一边吐槽,一边抱着水壶就灌。

  吴宁看的无语,心说,老太太连水都不供吗?

  “殿下这是....在宫中刚出来?”

  也就是说,他走了之后,武承嗣在老太太那里呆到现在?

  “正是!”

  武承嗣喝饱了,把水壶一放,“特来知会长宁郡王一声,搞定了!”

  “嘎?什么搞定了?”

  吴宁一头雾水.。

  “咦!?”武承嗣一脸嫌弃,“长宁郡王好生健忘,怎么转脸就扔的干净?”

  “你说的那三处矿藏啊,搞定了!”

  “啊!?”吴宁一个没站稳,差点没坐地上。

  “怎..怎么就搞定了?”

  只闻武承嗣轻描淡写的道:“陛下已然下旨,黑齿将军平定吐蕃之后,无需回朝,转道南诏,一并清缴。”

  “另命登州水军十舰备资远行,三月之后,启程寻矿!”

  “嗯...”武承嗣四平八稳的往那儿一坐,“就是你说的那个海的另一边!”

  “哦.....哦!!!”

  吴老九都特么听傻了。

  “这...这也太快了吧?”

  武承嗣道:“快吗?燃眉之急,当然是越快越好!”

  “可是...可是也不能说干就干吧?”

  派水军探索美洲,吴宁还能理解,可是清缴南诏?

  “总要个理由吧?”

  “切!”武承嗣一瞥嘴,“我大周雄镇四方,万国来朝,扫平一个南诏小国要什么理由!?”

  吴宁:“......”

  彻底无语,真特么霸气!

  还没缓过神儿来,只闻武承嗣又道:“对了!!”

  “今日前来,主要是麻烦子究先生派两个得力之人,也就是熟悉那个劳什子佐敦岛的长路兄弟,随工部的地志官吏一同前去,好探明佐敦之地的金矿到底在哪儿。”

  “嗯!?”吴宁一瞪眼,“几个意思?”

  “这就派人去探矿了?那可是东瀛的地方,你打还没打下来呢!”

  “打什么打?”

  武承嗣又是一瞪眼,“那个破东瀛连个蛮夷之地都算不上,要他一个小岛,是看得起他们!!”

  “他还敢不给!?”

  好吧,佐敦岛根本就不用打,甚至这事武承嗣都没和老太太商量,直接叫来在长安的东瀛使臣,张嘴就要人家一个岛。

  结果呢....

  把东瀛使臣乐坏了,想都没想就给了,而且人家嫌佐敦岛太小,怕太周去的人少,在本岛又画出一块大地,来了个买一送一。

  在他们看来,如果天唐大朝能在他们身边落户,那是无尚的荣光。

  “......”

  “......”

  吴老九是满脑袋的黑线,忍不住要仰天长叹啊!!

  幸福!

  太特么幸福啊!

  幸好他重生在大唐,霸气!野性!

  当然,也有霸气和野性的资本。

  这要是去个大宋什么的窝囊朝廷,别提什么说干就干,说抢就抢了....

  特么就是琢磨这三处之中的一处,那也特么费了牛劲了!!

  这就是汉唐之盛啊......

  .......

  。

  


  https://www.sywwx.com/40_40751/4677906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