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第三帝国 >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V-4改进型飞弹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V-4改进型飞弹


造船厂,只能分布在沿海才行,美国人是不可能像苏联那样把工业向内地转移的,至少造船工业就不行,更好的是,现在美国人的一大溜的新的航母,舾装的舾装,造船体的造船体,还没有完全入役,正是打的最好机会。&1t;/p>

        冰岛。&1t;/p>

        虽然已经是夏季,冰岛的气候依旧是清凉的,最高不会过2o度,正是最合适的天气。&1t;/p>

        同时,冰岛由于位于高纬度地带,在夏季,那白天会非常漫长,而夜晚相当短暂。&1t;/p>

        在冰岛都,雷克雅未克的西部,一百公里处,一座平台的山坳之间的平地上,此时,正处于忙碌之中。&1t;/p>

        这里是固定射阵地。&1t;/p>

        以前的v-2飞弹,长度只是十米级别的,可以轻松地被拖车拖着前进,随时竖起来打,但是,随着导弹的长度不断增加,再进行机动射就会面临很多的麻烦了。&1t;/p>

        现在在德国本土,正在使用鼠式坦克的底盘进行改造,作为机动射的底盘,与此同时,多个也开始建筑地面固定射阵地。&1t;/p>

        所谓固定射阵地,那就是不能移动的,同时,为了避免敌人的打击,这些固定射阵地,都是射井的形式。&1t;/p>

        平时,井盖闭合之后,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来,同时,这井盖也可以扛大当量的炸弹的袭击,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人悍然出动轰炸机,甚至使用舰炮抵近射击的时候,这些射阵地也能抵抗住。&1t;/p>

        同时,两边的山峰上都部署着防空高炮阵地,美国人想要轰炸,没那么容易。&1t;/p>

        飞机的轰炸,必须要先进入轰炸航路,瞄准目标,直线飞行,现在这里是个盆地,他们进入之后,根本就找不到目标,等到现目标,就已经飞过了。&1t;/p>

        这里是最好的射阵地了。&1t;/p>

        当建造为射井的方式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最大的就是射时候的燃气如何排放,要设计复杂的导流装置才行。&1t;/p>

        德国的工程师们,克服了种种问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在这里建造出来了二十个地下射井,绝对是进展迅了。&1t;/p>

        同时,就在射阵地的旁边,还建造起来了一个掩映在森林中的总装车间,从帝国运输来的导弹零件,在总装车间里面被组装起来,运到这边的射井里面射,绝对是高效的了。&1t;/p>

        在初期投产之后,只要零件供应充足,他们一天就可以生产出二十枚导弹来。&1t;/p>

        正好供应导弹的连续射。&1t;/p>

        此时,在射阵地的一角,木制的指挥室内,冰岛导弹基地负责人瓦尔德-多恩伯格上校大声地下达命令:“注意,两个小时准备,目标,诺福克,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北纬:36°54‘西经:76°18‘。”&1t;/p>

        多恩伯格上校也是v-2飞弹早期建立时候的军方人物,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上尉而已,而现在,他已经成长为统领一座基地的导弹部队长官,同时,他手下的飞弹,也都已经是最新的v-4改进型。&1t;/p>

        v-4导弹刚刚在前不久才完成了试射,当时第一枚的实弹,就对准了敖德萨,炸苏联人个人翻马仰。&1t;/p>

        v-4飞弹是德国最新的导弹了,相比以前的v-2,最大的区别就是二级火箭,同时,几乎使用的都是成熟的技术,一级火箭是三台v-2火箭动机并联的形势,二级火箭是单台v-2的动机,所以进展很迅,只要能克服二级火箭空中分离的难关,那就算是成功了,同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让这款导弹的设计大为简单,优化弹道。&1t;/p>

        即使如此,也才能打到两千五百公里的射程而已,想要打到美国,本来是不够的。&1t;/p>

        这种时候,希瑞克又提出了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减少弹头重量,增加燃料箱,从而增加射程。&1t;/p>

        在后世,伊拉克就是这么搞的,伊拉克只有飞毛腿导弹,根本就打不到以色列和沙特都利雅得去,当时,伊拉克用了很简单的办法,三弹并两弹,射程翻一番,通过把一枚飞毛腿导弹拆开,把燃料箱给另外两枚导弹使用,从而增加了射程。&1t;/p>

        同时,把弹头重量减轻到只有19o千克,成功地把射程只有三百公里的飞毛腿,变成了射程六百公里的侯赛因导弹。&1t;/p>

        在现在情况下,研制全新的导弹,更大推力的动机,那都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1t;/p>

        所以,也只有从v-4上继续想办法,增加燃料箱,减轻弹头重量,由于已经有了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改进设计,进行计算机模拟,都很顺利,当把弹头由一吨变成五百千克,同时增加了五米多长的导弹弹体,重新优化弹道,这款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五千公里。&1t;/p>

        可以威胁到美国西海岸的主要城市了,现在,该是它威的时候了。&1t;/p>

        得到了命令之后,基地里面的导弹兵,立刻就紧张地准备起来。&1t;/p>

        这批导弹,是昨天才从生产线上下来,然后进入地下射井的,现在,在地下射井内,戴上了防毒面具的官兵,开始进入了最初的射程序,给导弹加注燃料。&1t;/p>

        当成为射井的方式之后,加注燃料就更简单了。偏二甲肼是有剧毒的,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加注燃料是射环节中最危险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一旦加注完成,导弹就必须要打出去。&1t;/p>

        严格按照规程办事,是保证安全的前提。&1t;/p>

        与此同时,在指挥室的旁边,一台大型的机器,开始出了嗡嗡的响声,当它工作的时候,连一旁的指示灯都变暗了。&1t;/p>

        想要进行任何的攻击,都要计算射击诸元,在舰炮等等的攻击中,只要射击指挥仪就行了,不断地调整,最终运气好就能命中。&1t;/p>

        但是,到了弹道导弹射,就不行了,几百公里之外,根本就看不到,就需要复杂的弹道计算,在以前,只能采用机械式的射击指挥仪,误差很大。&1t;/p>

        现在就不同了。&1t;/p>

        当德国的第一台计算机被制造出来之后,技术人员们当然没有止步不前,第一台,只是一个起点而已。&1t;/p>


  https://www.sywwx.com/5_5688/185702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