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北宋最后的良心 > 第111章 尔等贼也

第111章 尔等贼也


第111章  尔等……贼也

        汴京城的捕快们,都愿意投入梁莘门下。

        因为,梁莘干了他们不敢想的事,许多捕快都在想办法从普通人手里榨点钱出来。

        梁莘呢。

        榨的全是大户,仅蔡氏兄弟这一族,捕快们十年挣的都没这一单多。

        铁侠,懂礼。

        他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绝对不敢让梁莘亲自送出门,他受不起。

        铁侠走到门口的时候,遇到了苏轼。

        铁侠赶紧让到一旁,苏轼停下脚步,盯着铁侠看了几眼,开口说道:“铁捕头,盯着高丽人。”说完这话,苏轼往院内走去。

        铁侠愣了一下,对着苏轼的背影施了一礼后,离开梁府。

        苏轼进了梁府,直奔东跨院。

        章惇、范纯礼、韩忠彦正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关于针对吴居厚的弹劾,吴居厚这个人,是新法一脉,却没参与之前半年内新法与旧法两脉的恶斗。

        苏轼推门进来。

        看到章惇之后,开口就说道:“我想明白了,你们把我调回汴京,是阴谋。”

        “阴谋!”章惇哈哈大笑:“不是我的。”

        苏轼看着章惇:“不是你,还会是谁?”

        “莘哥儿。”章惇回答的很直接:“你自以为,是梁师成想借你的势,其实不然。你没什么势值得借了,原本老夫也没想到,现在是悟了。”

        “梁莘?”苏轼有点不相信,说完又看了一眼桌上的一堆奏疏:“尔等,国贼也。”

        “迂腐……”章惇和苏轼怼上了。

        范纯礼悄悄到了屋外,找一个小太监让传话,把梁莘找来。

        听说章惇与苏轼吵起来了,梁莘自然不能躲。

        梁莘一进屋,苏轼就盯上梁莘了:“你,为何让老夫回汴京。”

        梁莘听章惇和范纯礼讲过一些苏轼的往事,当年高太皇太后在哲宗登基之后,想请苏轼回来出任兵部尚书,后来又改为礼部尚书,苏轼自己不愿意,他有点厌烦汴京城斗来斗的生活。

        依范纯礼所说,苏轼是在乌诗台一案中,受尽折磨。

        韩忠彦却有另一套说法。

        就是苏轼看不上哲宗,在苏轼眼中哲宗的性格越来越偏执,不慈、不俭、不勤、不慎、不诚、不明。苏轼写过劝谏的疏,内容为:

        好生恶杀,不喜兵刑;约已省费,不伤民财;恭亲庶政,不迩声色;畏天法祖,不轻人言;推心待下,不用智数;专信君子,不杂小人。

        哲宗不听劝,开始讨厌苏轼这个曾经作过自己侍读,相当于老师的臣子。反过来,苏轼也厌恶哲宗,所以不愿意回来。

        盯着苏轼的眼睛,梁莘问:“您老人家,近来身体可好,我请了许家帮你调养,你却是经常喝醉,而且对饮食相当不注意。如果再这样下去,您老若是撑不了太久,那就安心针对高丽吧,反正这也是礼部尚书的工作。”

        苏轼听完这话,不由的呆住了。

        已经,至少有四十年没有人这样对自己说话了。

        不是因为失礼,而是简单、直白、丝毫也不掩饰的那种直接。

        苏轼反问:“如果老夫撑得久呢?”

        <div  class="contentadv">        梁莘:“若能撑上十年,十年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足够培养出许多足可以兴国的人才。眼下,朝廷虽然冗员重负,却没人可用,都是你们的错,你们斗了二十多年,真正得利的,不是朝廷,不是大宋,更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恶吏、劣绅、贪官、宗室。”

        “宗室,控制的田产,近三十年来,涨了三倍,谁之祸?”

        “还有,二十多年前,一担米卖六百文,现在要两贯到三贯钱,一切都是失败的新法让这些人钻了空子,谁之祸?”

        “我梁莘,终会万世恶名,我要的你不懂,虽然你被称为当世最有智慧的人。”

        “所以,现在您老人家既然还有精力与章公去吵架,不如抽空想一想,怎么样整治高丽使团吧,他们来肯定是不安好心的,可以确定是为辽国而来。”

        听到这里,苏轼说道:“刚才来的时候,遇到税赋营的铁侠,他让他安排人去盯着高丽人了。高丽人,必是辽国的间者。”

        梁莘施礼:“你们聊,我还要去处理一点杂事,我想重设市易司。”

        苏轼伸手一把拉住梁莘:“莘哥儿,你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梁莘回头:“我要纳一百四十六个妾。”

        正在喝茶的章惇直接就喷了。

        范纯礼看着梁莘,愣住了。

        韩忠彦老好人,立即上来给梁莘一个坡:“莘哥儿,定是在说笑。”

        梁莘很严肃:“我没说笑,东坡公有一百四十三个妾,我肯定要青出于蓝的。不过,我这个人很挑剔的,寻常人也不合适入我梁府的门。”

        韩忠彦看其余三个的表情,有惊讶的,古怪的,还有不解的,继续给梁莘顺坡:“莘哥儿,这是看上谁家姑娘了?”

        梁莘深吸一口气:“唐兀、细封、封家三女。”

        说完这话,梁莘便离开了。

        听完这话,苏轼沉思、章惇沉思、范纯礼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梁莘,韩忠彦却是震惊。

        这四人,都是有资格成为左仆射,也就是有当左相的资格的人。

        梁莘说的简单。

        他们脑海中瞬间就飞出几千字,上万字。

        唐兀,这个词源自唐开元年前,《毗伽可汗碑》就有出现过,属于当时西域、北方草原的语言,用梁莘穿越者来解释这个词,就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与汉语的对应的词:党项。

        但也不全是党项,当时指散居在大唐西边的党项部落。

        细封,是一个大部落的名称,同样也是音译。

        封,是汉化后的姓。

        此时,仅指一地,一个与西夏王庭并不那么亲近的部落。他们不同于党项人的贵族,他们世代居住在西凉。

        如果说,鄯州是丝路的南线的重要关口,那么西凉是北线的重要关口。

        从战略的角度上讲……

        四个加起来超过二百岁的老头子,感觉他们脑袋不够用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仅说西凉保持静默,西夏纵然派出二十万大军,都拿不下只要保持三万守军的鄯州。


  https://www.sywwx.com/62864_62864912/1048680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