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穿成短命皇帝后 > 第125章 修书

第125章 修书


“给!”

        小家伙将私印高高举起,递给钟离熙。

        然后完成任务似的,重新趴回叶敛的怀中。

        叶敛抱起小家伙,刮了她的小鼻子一下,“机灵鬼。”

        知道钟离熙抱不动她,献完殷勤还知道回来。

        小家伙皱皱鼻子,“啊啊”抗议着。

        钟离熙笑,“父皇真好对不对?”

        小家伙搂紧父皇脖子,给母后露出灿烂的微笑。

        帝后一家三口齐乐融融,相对比的就是朝臣一脸菜色。

        大喜的日子露出这种表情,各家的命妇拽拽夫君,示意他注意场合。

        普通人家孩子抓周抓到印章,会夸日后官运亨通、鹏程万里。

        大公主怎么夸?

        朝臣收起脸上的表情,重新展露笑颜。

        富贵荣华、平安顺遂、万事如意等等,反正是吉祥话就说。

        只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印章”的特殊含义。

        命妇王妃说起这些话毫不心虚。

        大公主身为圣上的第一个孩子,又是嫡出,背靠钟相,有圣宠,这辈子几乎是注定的人生赢家。

        旁人抓周是表现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大公主金枝玉叶,却已经是事实。

        更何况,日后说不得有更大的造化……

        更大造化的内定皇太女抓完周,已经累了,困得在父皇背上打哈欠,而后一头埋在肩上。

        叶敛也不在意朝臣逃避现实的模样。

        他的皇位,还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

        距离小家伙长大至少还有十几年,他会教她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届时,朝臣总会接受现实。

        叶敛拍拍小家伙的背,让她睡得更安稳。

        钟离熙已经接触朝中政务,自然知道叶敛正在一步步为小家伙铺路。

        身为母亲,她也不能落后。

        将小家伙放到摇篮中,钟离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要修书。”

        修书,整理天下典籍。

        这是君主拉拢天下文人,获得好名声常用的方法。

        当然从后世看,同样利于古书典籍的流传,是难得的一箭双雕。

        叶敛自然不会反对,他只是好奇,“皇后想要修一套什么样的书?”

        钟离熙的理想非常远大。

        她所说的修书,不是简简单单的撰写一两本书,而是将从古至今数代所留下的史书经典、文学诗歌、哲学宗教、科学地理等各科书籍,勘误纠察加以重新编纂。

        这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书籍。

        王朝更迭修史,盛世鼎盛修书。

        将珍贵的古书典籍保留流传的文治工程,注定会名留青史。

        仅这一条,就足够文人雅士趋之若鹜。

        当然,这也是一项工程量惊人的工作。

        钟离熙的计划是十年修成。

        消息一出,天下云集响应。

        复鸣书院的诸位先生,当初为自由,拒绝了朝廷的招揽。

        现在也主动要求加入。

        还有各地隐士大儒、书院学子皆上言,要尽绵薄之力。

        等得知是皇后深明大义,向陛下建议修书后,钟离熙的名声达到了最高峰。

        民间多了无数对帝后圣明的歌功颂德。

        半月后,修书的编纂人员才定了下来。

        这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正总裁官三人,副总裁官十五人,总阅官二十人,总纂官和总校官各三十五人,纂修编写三百五十六人,催纂十人,翰林院提调官员五十人,更有誊写一千二百人。

        总计一千七百二十四人。

        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书。

        这还只是初定,日后官员往来,人员交替,总数还要再长。

        帝后的魄力超乎了朝臣想象。

        但如今的大周府库充盈,如日中天,编纂此等巨著并不算困难。

        有钱就有底气。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都看重身后名,却少有能修书的。

        实在是费钱啊。

        修书的人员安排下去,就连钟离微公务繁忙,都时不时前去修书馆察看进度。

        更遑论其他文臣。

        闲暇时便是修书馆的编外人员,自觉加班。

        当然钟离微很快就没了想修书的心思:

        圣上要给大公主选少傅了!

        大公主翻年就两周岁。

        别看她虚岁才三岁,却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极为聪慧。

        小小年纪就能将凤仪殿上下的宫人哄得团团转,甘愿为她效忠。

        在宫内尤其“横行霸道”。

        经常遭殃的便是子夜。

        小公主格外喜欢和子夜玩耍,不光给它梳毛洗澡,还穿衣服、扎小辫。

        子夜充当“哄娃神器”,既幸福又痛苦。

        谁让小家伙长了一副好皮囊,水汪汪的大眼睛,无辜地看着你,铁石心肠的人都敌不过。

        听说宿主要将小家伙送去读书,子夜首先跳出来反对。

        “她才多小,你就让她读书,你真是太过分了,小孩子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叶敛望向子夜粉红色的小衣服和同色系的小辫子,忍不住垂眸。

        真的太辣眼睛了!

        不过看在子夜实在为小家伙发言的份上,叶敛忍住了嘲讽。

        叶敛淡淡道,“她很聪明,但越聪明越要好好管教。”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他能现在保护她,却不可能一直保护。

        叶敛想要她有选择的权力。

        大公主选少傅的消息不算隐秘,跃跃欲试的人不少。

        两年来,宫中一直没有动静。

        圣上的膝下还只有大公主一个孩子,有些开明的朝臣都快动摇了。

        不要忘了,圣上亲自下旨准女子袭爵。

        皇位,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特殊的爵位。

        凭圣上的强势,他若想立皇太女,满朝文武没人有信心能拦得住。

        既是如此,这少傅日后的前程简直不可限量。

        但得知钟离微也要参与后,大多数人都打了退堂鼓。

        钟离微简在帝心,又是大公主外公,大周最年轻的探花郎和丞相。

        论公论私,他要竞争,谁能争得过。

        唯有一人,坚持不懈,那就是同在宰相府的唐清。

        草原的男女之别较大周更加宽松。

        女子地位也更高。

        这点从萧太后就能看出。

        虽然草原也没有出现过女皇,但唐清对皇太女的接受度出奇的高。

        毕竟他是能做出弑君的狠人,比萧太后,离经叛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猜到圣上的心意后,唐清便对大公主好奇已久。

        圣上在陇西圈地养羊,搞大牧场,剪羊毛搞毛纺织,成为继丝织业、棉纺织业后,草原独有的特色手工业。

        陇西向西的商路重新打开,海陆联动,牧民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司农寺更是一视同仁,教导牧民耕种,将瓜果蔬菜种到了沙漠中。

        唐清不得不承认,在大周庇护下,原本的西秦牧民生活得更好。

        这也让唐清真心实意地愿意为大周和陇西的未来谋划。

        陇西在朝中的势力到底薄弱。

        若能得储君的喜爱,无异于一步登天。

        所以无论如何,唐清都想要争一争少傅之位。

        但事实出乎想象。

        叶敛毫不客气,将两位“一网打尽”。

        宰相府首辅次辅一同教导,等公主大些再跟着他接触政务。

        当然叶敛筹划已久的伴读也没忘记,准许各家呈上名册。

        高官勋贵惦记大公主伴读的事,早就从族中扒拉出适龄的孩子。

        抱着说不清的心思,甚至不限男女。

        叶敛看着这名册忍不住笑了。

        钟离熙倒是疑惑,“不是要从袭爵的女孩中选伴读?”

        怎么还有男孩?

        叶敛没好气地解释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皇后之位抢的人多,皇夫之位又岂会少。

        相反因为女子生育不易,注定了大公主日后继位不可能频繁生子。

        孩子得之不易,皇夫若生下嫡子,地位岂不是更加稳固。

        朝中的这些人八百个心眼,怎么可能不明白。

        这名册已经是高官勋贵委婉的投名状了。

        “陛下要选他们?”钟离熙问道。

        叶敛果不其然地拒绝了,请猪来拱自己的小白菜,他没这么大度。

        高管勋贵选出来的人,才学和品行不知道,唯有一点,格外显眼。

        那就是一个比一个相貌英俊。

        小白脸,他还担心公主被教坏呢。

        叶敛果断从复鸣学宫的女学中选出了几位候选。

        圣上如此偏好,让不少贤良淑德的贵女很是失望。

        公主的伴读向来是女子,她们抱着很大的期待。

        入宫为公主伴读,接受皇室的教育,向来是镀金的好方式。

        但如今大公主的伴读却舍了她们,全选了复鸣学宫女学的人。

        不少贵女都吵着要去女学读书。

        大公主的伴读也不是人人都是承文侯独女一样,是袭爵的世子。

        她们哪里比不上这些人。

        纵然理智告诉她们,圣上的考量是出自政治因素。

        但总归是圣上偏好,上有所好,下有所应。

        未来会不会更加推崇女学出来的女子,谁也说不准。

        复鸣学宫的女学数量实现了暴涨。

        一切准备就绪。

        叶瑁在过完生日后,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叶敛也没过分到揠苗助长。

        上午跟随少傅学习,下午叶瑁就能自由活动了。

        但他没料到的是,叶瑁还没抗议。

        两名少傅先“打”起来了。

        叶敛被叫去劝架(看热闹),很是好奇,“这是出什么事了?”

        这两个人在宰相府一同共事都相安无事,一起教个小孩怎么就“打”起来了?

        难不成看小孩比工作还要难受?


  https://www.sywwx.com/18829_18829347/386150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