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人间绝色李夫人 > 第23章 万千梦里

第23章 万千梦里


汉初实行五日一朝,此刻承明殿正争论得不可开交。自匈奴发兵两万入侵上谷渔阳等地,汉朝调兵遣将,命卫青,李息声东击西出击匈奴大获全胜,收复河套地区,匈奴长期盘踞或以此为据点南下侵略,刘彻断然不会放过这个据点势必拔除。

        “此役胜利班师扬大汉国威,振奋国人士气,朕心甚慰,但是现在不是为了一次战胜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不谋长远者,不足于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刘彻浑厚的声音回荡着整个承明殿,言简意深,凝练有力,一字一句敲打着朝臣们的胸膛。

        “陛下圣明。”卫青衷心赞叹,他了解刘彻的心思,以他的英明睿智必然不会舍弃一方沃土。

        “臣等愚钝,敢请陛下明示。”御史大夫韩安国老态龙钟,深谙刘彻心术,作为主和派的代表,但凡劳民伤财的事情他都坚决反对,尽管背离君主意图,他也定要将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

        在他看来对匈作战必定人丁骤减,农时荒驰,势必造成海内虚空,疲弊天下,不如效法先王之道,偃旗息鼓,使民安居乐业。

        韩安国早年侍奉梁国梁孝王刘武,任中大夫,梁孝王刘武乃景帝刘启同母胞弟,系窦太后所出。吴楚七国之乱时叛军兵围梁国,韩安国协助梁孝王刘武稳固防守,使叛军无法攻破梁国,为中央朝廷争取部署时间,韩安国因此声名大噪。

        建元元年,武安侯田蚡任太尉向王太后推荐韩安国,刘彻听说过他的事迹认为他确有才能,于是任命韩安国为大司农,建元六年,田蚡为相,韩安国擢御史大夫,彼时朝廷对匈态度分为两派,一方是以韩安国为代表的主和派,一方则是以王恢为代表的主战派。

        大行令王恢多年来出任边郡,熟悉匈奴事务,积极主张对匈作战,他认为匈奴毫无信义,反复无常,与其浪费国家物资讨好匈奴,倒不如主动出击。韩安国坚决反对,他认为匈奴居无定所,大漠茫茫行踪不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收效甚微。建元六年正是刘彻登基之初,根基不稳,对匈作战尚没有成熟的计划,同年祖母窦太后崩,因此刘彻采纳韩安国和亲的建议。

        此后刘彻巡视皇仓府库,陈谷堆积成山陈陈相因,穿钱的绳子霉烂,武库军备齐全,马匹不下四十万,此情此景让刘彻信心倍增,底气十足。和亲不过两年便琢磨着打击匈奴,于是采纳王恢的计策,于马邑伏兵三十万,以韩安国为总指挥担任护军将军,率领大将李广,李息,王恢伏击匈奴。军臣单于没想到汉朝皇帝会摆自己一道,幸亏及时发现逃过一劫,不过这口恶气难以咽下,遂向汉朝发难,大肆侵略上谷渔阳等地,没成想被汉朝杀个措手不及,一败涂地。

        刘彻凌厉的目光打量着韩安国,掷地有声:“河南之地乃汉军士卒浴血奋战打下来的疆土,朕若辜负如何向天下士卒百姓交代,故而朕决意开郡筑城,修筑朔方郡,五原郡。”

        此话一出,朝野顿时一片哗然,韩安国立即反问:“敢问陛下,倘若开郡筑城,需人丁几何?钱粮几何?”

        韩安国趁机诘问寸步不让,但见刘彻脸色深沉,承明殿顿时一片清静。

        “此乃大司农等职责所在。”刘彻的声音如同玉珠坠落,声音清脆洪亮,震憾心弦。

        刘彻将“锅”一甩,大司农闻言立即伏地顿首,主动请罪:“臣罪该万死。”

        显然刘彻并无意追究大司农,承明殿鸦雀无声,正在刘彻以为无人反对时,左内史公孙弘上奏,反对修筑朔方郡,五原郡。

        “臣以为不妥,当年秦朝发兵三十万北河筑城,尚且遭遇重重壁垒,最终劳而无功,只能放弃,望陛下以秦为鉴,绝勿兴疲弊之举。”

        公孙弘,菑川国薛县人,生于汉高祖七年,曾任狱吏,免职后从事牧猪,汉文帝后元五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公孙弘开始研读儒家经典《公羊传》,并在菑川国小有名声。建元元年刘彻下求贤诏,令郡国两千石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年过花甲的公孙弘被推举为“贤良”,刘彻遣公孙弘出使匈奴,复命时不合刘彻心意被免官回乡,赋闲在家。元光年间刘彻复下求贤诏,公孙弘又被推举为“贤良”,刘彻下发制书策问天人之道,他提出“凭才干任官职,不听无用的意见,不制造无用的器物,不夺民时妨碍民力,有德者进无德者退,有功者上无功者下,犯罪者受到相应惩罚,贤良者得到相应奖赏”八条治世之道,深和刘彻心意,于是令其金马门待诏,随后擢升左内史,治理京幾。

        刘彻抬眸短短注视了片刻,此人苍髯须美雄伟异常,有胆识有见地。

        中大夫主父偃当即陈奏:“陛下,臣以为朔方郡位置险要,得之可退匈奴千百里,对内加强防御纵深,况边地一带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倘若施以赋税便利鼓励徙边开垦,或可就地解决边境军用物资,是以于大汉兴百利也。”

        刘彻顿时心情格外舒畅,“中大夫所言实乃谋国也。”

        公孙弘顿感羞愧,但见主父偃骄宠日盛,不免心生嫉隙。

        此后韩安国病情突发免职,张欧接替御史大夫之职,不过此人垂垂老矣,眼瞅着干不了几年,刘彻此番人事安排,用意不难猜测,无非是想找个人顶着,留存时间再物色新的御史大夫人选,朝臣们皆如狼似虎盯着御史大夫的宝座。

        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位列三公,尊贵无比,公孙弘自然向往更进一步,不过想要立足朝堂,光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找个强有力的帮手,于是他将目光锁定在一个人身上……

        这日下午长安城热闹沸腾,为表彰河南之战大捷与民同庆,刘彻下令在上林苑举行盛大赛事,京城百姓皆可前往观看,长安城男女老少纷纷出动涌入上林苑。

        兴乐坊众人不亦乐乎,夏御房,晏城,公孙丽均梳洗打扮,安排车马直奔上林苑,正巧这日李广利和李季来看望李妍,李妍原本也想去上林苑观场,故而在浴室梳洗磨蹭半天这才被李广利赶上。

        李广利在前厅等候正遇见出门的夏御房,与冬至那日灞水初见时一样婀娜妩媚,摇曳生姿,不同的是,这次她看到了李广利,并向他颔首致意,李广利顿时心扉动容,好像一粒花种子掉进了心窝肺管子。

        因隔着较远,李广利便拱手致意以示回应,夏御房嫣然一笑,如冬日暖阳化开严寒冰雪,李广利目送她离去,这才低头略有所思。

        “大哥,阿季?”李妍兴高采烈地奔向他们,裙带飘飞。

        李广利抱着她旋转,兴奋地呼喊着:“妹子,想死大哥了!”

        李广利将她放下,双手微微一颤,欲言又止。

        李妍见他话到嘴里说不出口不知何故,难道是囊中羞涩?

        “大哥,这些钱你拿上给阿季买些新的冬衣。”李妍取下腰间的钱袋交给他。

        李广利急忙推辞:“小妹你这是做什么?大哥怎么能要你的钱,况且大哥在外一直找事情做,不缺钱!”

        他又将钱袋塞回李妍手中,李季见状立即夺了过去,“不要给我,我要!”

        李季正志得意满地准备数钱,李广利一拳打在他的脸上顿时白脸淤青。

        “腌臜小子,我像你这么大砍柴担水什么都能干,你这厮手无缚鸡之力竟觊觎小妹的钱袋,她一个柔弱女子尚且能自立,你这厮却文武不修,私德不检,再敢打你姐姐的主意,我打断你的狗腿!”李广利对着他破口大骂,一把夺过钱袋给李妍系在腰间。

        李季挨了一记拳负气出走,李妍欲追回他被李广利拦住,“小妹甭理他,让他自个儿琢磨琢磨。”

        李妍诘问道:“大哥你是不是经常对阿季动手动脚?”

        提起李季,李广利气不打一出来,“这厮着实欠揍,前段时间给他谋了份闲差,他却好的不学竟学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将人家厨房的鸡鸭鱼肉偷个干净,被主人家一顿好打。”

        “怎会这样?”李妍怅然若失,想不明白李季为何会如此,难道背后有什么玄机?或者说她不肯相信这个事实。

        李广利岔了话题,将准备给她的簪环衣裳送给她,李妍拖着这份礼物,只觉得珍贵无比,因为她知道这是兄长用汗水换来的,衣服里还藏着一个钱袋子。

        “大哥……”李妍热泪盈眶,声音低颤。

        李广利抚摸着她的脑袋,笑道:“这是大哥的一点心意,大哥只希望你能开开心心的。”

        “嗯。”李妍不再拒绝他的心意,抹干了眼泪,送他出门。

        李广利转身忍不住问了一句:“我听说夏姑娘也在兴乐坊,她……”

        李妍听他这么一问,心头一震,直觉告诉她,李广利对夏御房生了其他的念头。

        李广利似乎察觉到异样,立即大而化之,笑道:“我是说那位夏姑娘和你相处好吗?有没有为难你?”

        李妍摇摇头,看着李广利孤独的身影,心中自是有些悲凉,不过以女人的眼光看女人,夏御房未必会钟意他,只怕他会越陷越深。


  https://www.sywwx.com/46223_46223020/388088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